连续30年“翻番”,中国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
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国在林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、自然保护区、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建设、野生动植物保护、森林草原开发、生态产业、防火治安、脱贫攻坚等工作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,在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、优质生态产品、优良生态服务的需求上不断取得新成效,为十四五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,为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、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等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关志欧介绍。
据悉,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国完成造林5.45亿亩,培育6.37亿亩,建设国家级后备林4805万亩,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.04%,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,连续30年保持“翻番增长”,成为森林资源增幅最大的国家。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,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,50%以上的湿地得到保护。累计治理荒漠化、石漠化1.8亿亩,封沙保护区面积扩大到2660万亩,荒漠化面积和范围不断缩小,沙尘暴明显减少。
首批国家公园将于今年正式开放
2015年,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。五年来,在顶层设计、管理体制、机制创新、资源保护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2021年,我们又将如何布局?
关志欧表示,建立国家公园体制,是生态文明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。
目前,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正在加快推进,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,首批国家公园将于今年正式设立。